摘要:电子病历是新医改的重点,也是医疗信息化的重点,电子病历系统的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而电子病历编辑器成为能否开发成功一个好的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技术。电子病历编辑器可以通过调用WORD控件、使用XML
电子病历是新医改的重点,也是医疗信息化的重点,电子病历系统的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而电子病历编辑器成为能否开发成功一个好的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技术。 电子病历编辑器可以通过调用WORD控件、使用XML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开发。如果我们使用XML技术进行开发,需要如何设计呢? 根据XML的格式特点可知,XML文档由节点和叶子组成,因此在模板设计时可分为基本元素和复合元素,在编辑过程中可动态加载这些模板,节点顺序根据当前的位置动态重排,生成XML架构。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和复合元素应用国家颁布的“最小基础数据集”,就可实现基础数据代码的标准化,为以后数据再利用的标准化提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病历要达到这个目标,就是要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开发语言,任何一种数据库,完全以XML来描述,并以XML格式来保存。对于科研,则可从病历提取所需的资料后,采用恰当数据挖掘工具或数据仓库进行统计分析。病历是数据基础,科研分析是病历的后续应用,把电子病历和科研分析完全混在一起的概念是模糊的。 在现实中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更新及其它因素,造成软件开发商的推陈出新,医院也在不断的更新现有的软件厂商和数据库平台,现有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由于架构和设计上的差异,往往造成现有数据迁移的困难,造成大量资料的丢失,如果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它就失去了基石。 我国的电子病历特点是结构化需要提取的数据是分布在叙述性文字中的,因此现有的书写工具和编程方式很难满足XML书写和自然叙述语言书写混合的书写模式,开发电子病历编辑器成为必然的选择,也成为能否开发成功一个好的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技术。 1、支持XML书写和自然叙述语言书写混合的书写模式,能够支持病历、申请单、其它记录、图文诊疗报告等各种病历文书。 2、支持类似MS Word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允许对病历内容的版式外观进行控制, 使病历的版式外观更具有人性化,而不是统一的机械输出。MS 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易用性和方便性已广泛为大家所接受,特别是打印的效果和编辑时看到的效果是一致的,这个是电子病历的一项重要功能指标,始终保持电子版和纸张版的一致性,可以通过纸张输出病历的原始格式。 3、图形、上下角标的处理。表格在表达意思上的直观和准确性,在病历的专科检查和制式病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表格在版面排版的特殊作 4、能够适应内容结构变化发展的要求。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有新的内容结构增加到病历中。而由于认识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原有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病历的描述模型要能适应这种结构上的变化,能够支持新的结构类型并能保持历史结构。内容与结构在本质上是可分离的,在表现时内容又必须与结构结合才能准确表达意思,由于病历是一种长期存储的资源,病历的内容及病历的结构不仅在书写的用到,而且在日后的查看中也需要用到,同时新旧模板的更替使系统要能准确的调用与内容对应的结构,原有的内容和结构分离存储的方式在时间长后将造成大量的模板冗余。 5、能够适应科研数据的要求,保证科研数据从病历中一个方向提取。电子病历编辑器在制作模板时能够设置病历科研所需的数据项,保证这些数据能够始终存在,同时按照科研的要求只能做选择、按格式录入或对输入的数据能做必要正确性检查,满足科研需求。临床科研数据和病历数据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处理临床科研数据,再处理病历的内容,科研数据通过严格的表单式操作或其它严格的手段进行,结果保存到特定的数据库中,而病历的内容再根据科研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的一个弊端是病历内容中和科研数据重复的部分不是保存到同一个地方的,而且编辑的方法也不同,即保存到数据库中用于科研的内容和病历实际的内容是分两条路来处理。医生日后的修改和补充都是在病历上进行的,用于科研的内容很难再反馈到数据库中,导致大量的科研用的内容数据和真实的病历数据不一致,从长远的临床数据应用来说是致命的,也就失去了科研的意义。 6、病历编辑的特殊要求。电子病历的应用首先要解决临床病历文书书写的快捷性,编辑器提供了宏、有无选择、关键词、输入法、病历现有数据提取等功能,通过模板的制作配合,大大加快了病历的生成速度。其次要解决三级检诊功能,实现修改痕迹保留功能。最后满足病历所需的整洁打印、局部选择打印功能。 7、脱机使用功能。病历满足脱机使用才能很好的实现未来交换和传输的需求,病历可以脱离电子病历系统环境独立浏览,为将来电子病历最终实现“数字病案室”、“区域医疗病案集中归档”、“个人健康记录”奠定必要的信息转移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