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BM首席技术执行官叶天正博士同时也指出,信息化并不只是简单的系统和信息整合,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化增强我们对信息系统、医疗系统的信心,以及怎么样用信息的方法增加人员的培训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项使命,它直接
IBM首席技术执行官叶天正博士同时也指出,信息化并不只是简单的系统和信息整合,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化增强我们对信息系统、医疗系统的信心,以及怎么样用信息的方法增加人员的培训 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项使命,它直接关系到民生,它是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共同推动和共同协作才能实现的在距离第一次医改的整整20年以后,《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意味着承载国民福祉的医疗改革将再次踏上征程 当一个被世人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登月任务成功结束时,美国已故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 我们选择去月球 和做其他事情,不是因为它们容易,而是因为它们艰难因为实现这一目标将有助于组织和衡量我们的最佳力量和技能这是个挑战,我们愿意接受,我们不愿推迟,我们要赢”这样的一篇演说用在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中,可谓再恰当不过 在距离第一次医改的整整20年以后,《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意味着承载国民福祉的医疗改革将再次踏上征程面对目前中国医疗改革面临的现状,面对十三亿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我们一定要成功 这次新医改政策的推出,不仅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和方向,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环节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案内容中更有专门的章节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由此可以预见,在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浪潮中,医疗系统的信息化将成为创新制度的利器但信息技术如何才能用得其所,协助新医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安全、价廉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目标呢? 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项使命,它直接关系到民生,它是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共同推动和共同协作才能实现的IBM作为推动中国医疗信息化创新和转型的最佳合作伙伴,于2008年12月17日在其位于上地的IBM中国创新中心举办名为“专家探讨新医改,携手创新话未来”的医疗改革与信息技术研讨会邀请业内医疗专家一道解读信息技术在医疗改革中的作用,希望借助自身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参与到中国医疗改革中,与社会各部门共同协作共同承担这一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说到医改对信息化的作用,我认为医改里最关键的不在于写了信息化要干什么,最关键的是将信息化列入到了医改文件,这是史无前例的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了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共享服务,也就是要在医疗服务整个环节里实施协同和整合,由此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对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领域,药品管理过程等环节都很重要,加上医疗服务这个行业本身的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是可以延伸到非常高、非常深入的阶段2008年,IBM在《全球CEO调研》中特别针对医院院长、CEO和CIO所做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渴求摆在了整个业务变革中的首要位置,也对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回到新医疗方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医改所作的一切都是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并在又必须在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之间取得三者的平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 “整个医改方案就是一剂汤药”既是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委员会专家何雨生先生对于新医改的寄语,也是其他专家们的共同想法信息化作为这剂汤药中的重要配方,它的表现可以说将直接决定汤药的疗效,没有形成真正的共享和信息的流动,基本上每个医院都是一个独立信息,而且医院连病人的信息、物流的信息、财务的信息都 除了从宏观的层面去评价信息化在新医改中的角色以外,专家们也尝试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为信息化与医疗的命题提供自己的答案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委员会的何雨生先生从信息化对于医疗质量的角度出发,提倡以信息化的方法去实现并控制质量标准,并提出了医疗卫生信息化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四个主要目标而马谢民教授对于在医疗质量监管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十分赞同,并认为重点在于了解医疗质量的现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发现差距,才能为接下来的改善工作提供客观的参考标准 纵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解决曾经存在的许多技术壁垒,甚至成为了新医改方案中的利器之一,但我们不能忘记信息化的运用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系统,并在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之间取得三者的平衡也就是说在以人为本的大原则下,使病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解决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假如说医改新目标的提出就像一片制度创新的蓝海,那么信息化可以说是横渡这片大海的船舶,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揭开我国医疗发展的新一页,促进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以国内目前庞大的人口数字,要满足每个人对于看病的需要确实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情,所以大医院每天人满为患的情景已经习以为常但在这些涌向大医院的人群中,有近百分之七十的患者的疾病是可以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治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可以将这部分病人转移到社区就诊,不但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医院的治理压力,而且也方便了社区居民 正如琚文胜主任所说的一样:“社区是我们公共卫生的盲点,社区也是我们实施基本医疗的主体,是我们医改的重点如果我们要体现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公益性,我觉得社区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所以当北京市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琚主任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来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他还指出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统筹城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文件里,社区卫生的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信息化工具也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来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确立社区医疗在医改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可以使整个公共医疗体系产生质的提升 在信息技术协助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IBM在北京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中做出过创新的尝试为了实现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IBM利用其医疗信息与应用整合与共享技术平台实现三方面突破,可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西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双向转诊、检验信息共享、预约医生、预约检查和视频会诊;努力使 “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利用信息化成就普及医疗服务的构想;,有效提高了医疗卫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为政府制定符合区域医疗卫生实际状况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传世1.76版_复古传世sf_神鬼传世私服_1.76传世sf网站
- 下一篇:没有了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